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家风故事

【益阳家风故事】(55)英雄无痕的地下党人安邦

来源:桃江县档案馆 作者:谢耘 发布时间:2020-08-26

“我死后,请在我的坟墓上立上一块中国共产党党员安邦的石碑。”1932年1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南、华、安、沅四县联合县委书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安邦,在沅江草尾被捕。于2月8日,在南县城外燕子山英勇就义,时年29岁。

耕读传家,读书明智,教书育才

安邦,又名安道本,化名刘安邦。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湖南桃江县双江乡峡山口村(今浮邱山乡回龙湾)一个耕读农家。

从安邦爷爷辈起,安氏家族便深受近代湖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顾炎武、王船山等思想大家的观点倍加推崇,安家祖上一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儿孙们“脑壳(头脑)要勤快,手脚也要勤快”。

安邦的父亲,与同时代大多数湖南人一样,对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治学为人很是佩服。他从小就教导安邦,为人要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既要读书明理,也要劳动磨练心性,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气度、胸怀和眼光。

1922年秋,安邦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众多的有志青年在这里汇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各种先进思想在此激烈碰撞。

1925年,受革命潮流的影响,他决定投笔从戎,毅然从学校退学,报考黄埔军校。但因当时赶上孙中山先生逝世等原因,军校没有按时开学,他在坚持数月之后,辗转返回家乡。在同乡汪云台介绍下,来到益阳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任国文和历史教员。

(拍摄于桃江县档案馆党史展厅)

投身革命,坚持斗争,矢志不渝

1926年,在同学戴武仁介绍下,安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中共桃江区委正式成立,安邦当选为区委书记。自此,安邦辞去了学校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

在安邦的积极领导与推动下,国民党“益阳县第二区党部”顺利建成,他还利用当时良好的革命形势,在桃江举办了第一期党务培训班,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工农运动骨干,参训的80余人在结业后,纷纷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当中。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之后,安邦领导中共桃江区委在桃江镇召开了万人代表大会,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蒋示威游行。当年7月下旬,桃江区委遭敌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安邦等人也各自前往华容、南县一带隐蔽待命。

1928年,安邦在湖北闸口一带寻找党组织时遇见了同宗的堂伯父安满爹,因为盘缠用尽,只能暂时在他家开了一家私塾,以教书为掩护,隐蔽潜伏。1929年3月,在不懈努力之下,安邦终于和鄂西特委的徐少保取得了联系,并投入了当地的革命斗争。

回乡遇险,木桶救命,家风传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个午夜,迟迟未睡的李香秀(安邦夫人)不经意间往窗外一望,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大片火把的亮光。她马上明白,这是反动派前来搜捕安邦来了。

而此时秘密回家隐蔽的安邦,由于旅途劳累,早已进入梦乡,怎么喊也喊不醒,情急之下,李香秀只得把安邦的随身物品藏进自己放贴身衣物的一个梳妆屉子,然后用一个木桶装着油灯照亮,一把扛起安邦,藏在了后山的柴草堆里。

不久,一群本地团防的团丁便荷枪实弹闯入了家中,他们一面翻箱倒柜,一面四处寻找安邦的踪迹。在搜索无果之后,便强行要求安邦家人缴纳八担谷子的草鞋费(解放前地方保甲武装的一种强行摊派),才肯离开。并且团丁们还不时上门骚扰,闹得人心惶惶。

安邦眼看在家也藏不住了,便嘱咐家人“今后要清白做人,凡事身体力行,要相信共产党人闹革命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福利,最终是一定会成功的!”随后,他便踏上了寻找上级组织的漫漫征途。

据李香秀女士在1983年接受中共桃江县委党史办采访时回忆,安邦在湖北闸口隐蔽期间,她曾秘密前往探亲,那时的安邦虽然时刻提防着敌人的抓捕,但仍不忘抽空和妻子交心。

他曾和妻子讲到:“现代革命正处于低潮,我也很有可能会牺牲,但我的生死无关紧要,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你要好好替我孝敬父母,告诉孩子要学以致用,将来要是革命胜利了,也不要想着给组织上添麻烦,要自食其力。”

安邦的救命小木桶(拍摄于桃江县档案馆党史展厅)

血洒南洲,英雄无痕,化雨春风

1931年8月,中共湘鄂西省委在南县成立了南、华、安、沅四县联合县委,任命安邦为书记。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当地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转移到沅江隐蔽的安邦不慎被捕。

据地下党员戴武仁解放后回忆,安邦这个人胆大心细,工作老成,对党忠诚,在白区(国统区)名气很大,很多土豪劣绅对他闻风色变,当时洞庭湖周边到处贴满他的通缉令。

在狱中,安邦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没有透露一丝关于党的的机密。他就义前曾嘱托难友李长春说:“等革命胜利了,请在我的坟墓上立上一块中国共产党党员安邦的石碑,死也瞑目了。”

不久,安邦便于南县(古称南洲)英勇就义。安邦牺牲之后,敌人把他的遗骸抛入了茫茫洞庭湖之中。今天,我们的烈士陵园里,可以找到安邦的名字,但因为他的遗体一直没有寻获,所以没有专门立墓和建碑。

据安邦后人安谷清(孙女)、安建平(孙子)回忆,奶奶常说,你们爷爷是为革命牺牲的,是有功的,但我们安家人绝不能因此耍资格摆调子,要有一颗平常心。

因深受祖辈思想影响,安谷清从小就立志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她曾将组织上推荐她免试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他人。在采访她的时候,她曾笑着对笔者说,尽管她现在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人家,但她很知足,她是堂堂正正做人,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她没有给爷爷丢脸,现在包括将来也不会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

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安邦的后人们,谨守着祖辈的言行教诲。一直都是自力更生,认真工作,为人忠诚,对同事朋友满腔热情,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从无违法乱纪之事,如春风化雨,承继并坚守着祖辈留下的良好家风。

英雄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文/谢耘

他们抛洒的热血已渗入脚下这片土地

他们化作的泥土已滋养了无数的花草

面对贫穷、饥饿,暴力和死亡

他们是奋起反抗的那一群人

他们的生命曾在镣铐和屠刀下

发出最灿烂的回响

如今,细雨微风

安稳的日子似乎把一切遗忘。

已少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发声

青史泛黄。英雄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只言片语间,甚至没有墓碑、鲜花和

默哀的身影

(谨以此诗纪念安邦烈士,以及所有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抛洒热血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