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清风徐来】(118)陈三元:为革命散尽家财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制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6

  陈三元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佃农,在当地地主手里佃租十余亩田地。即便家庭生活极其艰难,当陈三元考上益阳县箴言书院时,其父亲还是设法筹钱让他入了学。

  陈三元15岁那年,益阳地区连降暴雨,衡龙桥一带尤为严重。家里田地被淹不少,抢收上来的谷子多被雨水浸坏,卖不出好价钱。这时,地主陈云秋非但不通融反而趁火打劫,诬陷陈三元父亲偷窃财物。被逼无奈之下,陈三元父亲签了一张巨额欠条。父亲本分老实,没有一点抗争之心,可受过教育的陈三元却大为不同。在陈云秋百般刁难时,他私底下藏了一把小匕首,准备找机会与陈云秋拼命。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母亲含泪对陈三元道:“儿啊,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啊?你一个少年单打独斗去与陈云秋抗争,他身边有那么多爪牙,你这是去送死啊!”陈三元道:“这些地主老财为恶一方,平日里欺压得我们还不够么?如今又遭天灾,他却反倒在趁火打劫呀!”虽然行刺计划被阻,但陈三元心里却埋下了抗争的种子。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点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

  1926年,在袁铸仁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益阳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陈三元立即申请加入农协。因他接受过学校教育,很快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宣传刊物的主编。在农民运动的大潮下,地主陈云秋被迫仓皇出逃,其名下的田地被分给了广大农民兄弟,当时陈三元家也分到八亩多田地。在农协工作一段时间后,陈三元经袁铸仁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益阳县第六区(泉交河)区委书记。在此期间,陈三元发展农会会员130多名,其中发展党员50余人,建立基层党组织10多个,并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队开展清匪反霸斗争。

  当时,县委每月提供的活动经费十分有限,给自卫队配备武器、印发宣传刊物、维持农协会等,都需筹措大量经费。为了革命,困境中的陈三元首先想到的是变卖自家田地。他耐心地劝说母亲:“儿子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让更多像我们一样的穷苦人家从此不再受压迫,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现在田地暂时是回到了农民的手上,但地主老财没有被彻底毁灭,随时可能反扑回来。只有我们自己强大起来了,才能守住自己的田地。”母亲终于同意将田地变卖出去,并叮嘱陈三元一定要在共产党那里好好干,去解放更多受压迫的农民。

  田地变卖出去后,陈三元又相继把家里值钱的物件统统变卖,换取尽可能多的活动经费,最后连自己家的土砖房都变卖了,一家老小只得挤住在一间随便搭建的茅草屋里。然而,这一切在陈三元看来都是值得的,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党的事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