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清风徐来】(87)张国基:一心为革命 一心为人民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5

  “等全市困难户都住上新房再搬家”

  张国基和28岁的孙子住在北京的一套二居室,他的房子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还兼书画室和客厅。屋里摆满了书籍、报刊、杂志,国内外客人又络绎不绝,显得格外拥挤。鉴于这种情况,北京市委、侨委几次决定给他调换比较宽敞的住房,他都推辞了,说:“北京还有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的,我跟他们比已经够宽敞,再要房就脱离群众了。等到全市困难户都住上新房,我再搬家。”全国侨委担心他住房窄,在华侨中造成不好影响,让他的孙子劝他搬家。张老解释说:“来我这里的都是我的学生,他们了解我的脾气,会正确理解。俭朴是炎黄子孙的美德。”就这样,他几次谢绝了在住房上的照顾。

  “从心里不愿意特殊于群众”

  张国基虽年事已高,但外事活动和接待来客的任务较多,参加会议和日常工作也不少。为此,上级领导决定给他配一名服务员,帮助他料理生活,张老执意不肯;后又提出发给补贴请位保姆,帮助他搞家务,他不同意。理由是:“一、我熟悉家务劳动,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二、身体还很健康,不需要人服侍。我从心里不愿特殊于群众。”

  教育晚辈,发扬革命传统

  张国基要求自己很严,对待自己的晚辈要求也很严格。他身边除有一个孙子外,其余几个孙子、孙女都是在家乡从事劳动的普通工人、农民。他不允许这些孙子、孙女轻易撇开工作来京看他。张老经常洗衣服、拆被子,孙子劝他买一台洗衣机,他语重心长地对孙子说:“一台洗衣机买得起,但是我们俩人衣服不多,自己动手洗洗,可以养成劳动的习惯,还能锻炼身体。”没有同意买洗衣机。当张老听小孙子说家乡急需发展养鸡事业,当即给三百元,让试办家庭养鸡场。同时告诫孙子:“办鸡场支援国家建设,改善人民生活。鸡蛋要卖给国营商店,不许贪图高利。试办亏办,我继续资助。”

  关心群众疾苦,注重培养青年

  张国基为解决首都乘车难的问题,特意买了一张通用月票,乘坐了北京市的100多条线路,在人大会上提出了改善首都公共交通的建议。

  张老90岁生日之际,他许多海外学生为他祝贺生日,并给他汇来十万元人民币作为寿礼。张老把汇款转献给家乡益阳县民主大队作为修电站的基金。

  1971年,毛泽东邀请张老等几位老同志去延安、韶山等地参观,派部队一名战士照料张老的生活,在偶然谈话中,张老知道这位战士家庭生活有困难,立即赠送三百元。这位战士复员回家后,张老还每逢年节或知道他家发生困难时,都会主动汇钱给他。

  一次,张老在浴室洗澡时,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青年工人,他了解到这一工人爱好书法,并看了他写的字,认为该青年有培养前途,就收他做学生,亲自教他,并担负一切费用要这位青年去观摩西安碑林,增加他的书法知识,在张老的关怀下,这个青年的书法有了很大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