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清风徐来】(83)众志成城开挖南茅运河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0

  南茅运河位于南县沱江与藕池河中支间,处育乐垸中部,北起县城南洲镇,南接茅草街镇淞澧洪道,全长43.92公里,是南县人民人工开挖的一条百里长河。

  调查研究  科学决策

  1974年,南县县委决心下大力气根治河中片水利、交通难题,县委成立专门班子进行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的调研、勘察,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3套设计方案。后经专家、技术人员反复推算、比较、权衡,提出意见,最终南县县委采用了“开挖南茅运河”的方案。1975年7月4日,中共益阳地委批复同意南县实施这一工程。“开挖南茅运河”可使垸内渍水快捷排入运河,在三仙湖公社均和处修倒虹吸管穿越沱江,将渍水自流排入地势更低的大通湖,或通过育新电排将渍水排入藕池河西支,能彻底解决滞水问题;同时,在运河河堤上修建公路,水路、陆路交通将全部畅通,对整个育乐垸、乃至南县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排除万难  砥砺前行

  1975年10月28日,南茅运河动工兴建,全县18个公社(镇)调集8万多男女劳力参加会战,历时68天,基本完成运河开挖工程。由于运河所经之地40%是湖泊、沼泽,在湖中修河,工程最大的难度就是破湖断水,要在河堤之处先清淤泥,再将淤泥运到远离筑河堤的地方。清淤工作只能赤脚上阵,用泥划子、小木船将淤泥拉走,清淤时民工们中午吃饭不敢洗脚,就让烂泥敷在脚上保温。“饭菜送到湖中呷,淤泥当作棉裤袜,艰难困苦何所惧,南县盛开大寨花”,这是三仙湖公社穿越调蓄湖工段时的写照。“抢底板”更是一场大决战。挖到河底,担土爬坡难度大,坡陡、泥软,还要和浸水比速度。抢底必须一次性完工,否则第二天浸水可能有一米深,再施工难度就更大。在当时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年代,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条件之艰辛可想而知。民工们吃的是白菜、萝卜和棉籽油,住的是茅草屋、临时工棚,睡的是地铺,穿的是草鞋、薄袜和单衣,赤脚上阵是常态。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扁担、箢箕、锄头、铁锹和水车、木船、泥筏子。据气象资料记载:1975年冬天,在修建南茅运河的这68天中,气温零下的天数就达23天,民工们经常是“早晨一身霜,中午一身汗,晚上一身泥”。

  党群合力  玉汝于成

  先期开挖的南茅运河,河床标高32.5米,河底宽30米,面宽78米,水深3米。沿河配套工程包括茅草街船闸、育新电排渠、节制闸和泻水闸,南洲、班咀、红旗、万元、文明5座跨河桥梁,以及挖河取土筑成的南茅公路。在县财政极度匮乏的年代,工程浩大的南茅运河建设,离不开南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据统计,整个南茅运河工程,县财政支出仅240多万元,而群众义务投工达950万个,折合人民币1.9亿多元,参建的3976个生产队,集体投资总计超过千万元。开挖南茅运河时,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领导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带头参加劳动;县直部门和各公社抽调的5200多名干部都分到各工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伏西连支部书记胥辉,眼见堤坝快要决口,不顾风雪交加零下三四度的低温,在水中用肩顶住木船堵口,冻得昏死过去,后被群众抢救过来。工地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迹,到处流传;一曲曲不畏艰难的赞歌,颂之不尽。

  南茅运河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丰厚财富,不仅让近四十万亩耕地旱涝保收,同时使南县水陆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南茅运河的开挖,凝聚着南县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孕育了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是南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