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宣言 强国有我】(07)增强“三信” 提高“三力” 涵养“三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 作者:黎新辉 发布时间:2021-09-15

作为一名青年纪检监察干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殷切希望,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第一时间对照总书记的讲话原文并结合工作实际,仔细认真研读,反复品味,常读常新。

一、增强“三信”。一要坚守信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份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更没有历经舍生忘死,用生命捍卫誓言的信仰坚守,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成长起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作为一个民族的魂和根,我们更要注重从百年辉煌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做时代发展的“排头兵”,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二要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时强调“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百年来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青年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更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动摇,不滑坡。三要坚强信心。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古人云“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历经千难万险,千锤百炼,从最初嘉兴南湖上的13名党员到如今的9500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党;从建国初期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神舟飞天,蛟龙潜水,北斗导航,天河超算,举国抗疫等等,科技自立自强,面貌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逆势不可挡。

二、提高“三力”。一要提高判断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胸怀“国之大者”。何谓“国之大者”,在我看来,就是要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三力”。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先行一步,深悟一层,全面、准确、完整领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见行动见效果。二要提高思想力。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认识跟不上,理论学习不透彻,在贯彻执行上就会出现偏差、落差、误差,效果完全不一样。要强化理论武装,认认真真学好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反复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钥匙,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在案管业务上,对于每一条线索的办理,每一项统计数据的分析,每一个审查调查安全危害都要放到从政治上看的高度,努力做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三要提高执行力。要锤炼过硬的业务本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把“一法三规”的学习体现在每一条线索的处置上,每一个案件的查办上。要深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应急情况的处置能力。

三、涵养“三气”。一是锐气。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青年干部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和摆脱路径依赖,愈挫愈勇,勇往直前。案管部门工作千头万绪,要善于总结方法,创新思维方式,善于把传统经验做法与现代技术手段相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纪检监察的幕后工作部门,更要敢于说“不”,坚守原则,对于打探案情说不,对于违反审查调查安全规定说不,勇于同一切腐败邪恶势力作斗争。二是静气。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淡定,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从容,遇事不慌张,不退却,不气馁,不焦躁,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心态。三是朝气。要劳逸结合,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练就健康体魄。要广泛培育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要注重培养高尚的人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涵养做人的风骨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