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25年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每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背后都离不开全市政法系统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所作的努力。2024年,我市通过法治保障与发展护航双轮驱动,以柔性执法、知识产权保护、破产重整、智慧司法等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执法、司法、基层治理的全链条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系,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家更加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全市先后部署开展了“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三年专项行动、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行动、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等工作,重点做好护航、服务、创新三篇文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行政处罚案件执法观察期制度暂行办法》。
去年,益阳法院推动49家资不抵债的企业“规范退出”,助力5家尚存优质资产的企业“重生”,盘活资产13.14亿元,稳住就业岗位8000余个。仅益阳中院组织开展涉企“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共计向25家企业发放执行案款1479万余元。
益阳法院系统坚持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两者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妥善审理、一批困境企业重获新生,“执破”程序衔接堵点被打通。
益阳检察机关获评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优秀案件25件,紧盯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及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等突出问题,清理涉企“挂案”24件。
益阳公安机关立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涉企多发性案件33起。自查涉企案件1394起,查纠执法问题837个,解冻违规冻结资金841万元。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推行“小快灵”“小而精”精细化立法,推进涉企柔性执法,梳理制定“一目录、四清单”事项379项,通过柔性执法办理涉企案件5302件,免罚金额近2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