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标,字孟准,明代禹州人。万历十年(1582)中举,次年(1583)连登进士。初授“行人”(即掌管传旨、册封之事的官吏)。接着便选升山东道御史。
连标自幼刚毅正直,幼居乡里,人皆知其“三不畏”:不畏富贵,不畏权势,不畏强暴。连标就任山东御史时正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社会很不安定。他刚走到武定地方就听说武定知府飞扬跋扈,民怨鼎沸。但因其朝中有人,靠山强硬,怕扳不倒他,反遭其害,因此历任御史过境皆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连标至此,决心从他“掐尖”以治内外混乱。
随从人员说:“眼下是天下乌鸦一样黑,贪官污吏遍地都是,随手摸一个,杀头都不会冤,何必摸这种老虎屁股呢?弄不好反而连累自己,甚至走不出武定府哩!”连标下车,命人将车轮卸下来埋于地下,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整顿吏治,清理风化,就是要从抓大头、抓刺头、抓硬头做起。今天到此下车,若不将此地整顿好,我就不走了!”他深入民间,明察暗访,搜集了武定知府及其亲属的大量罪行,连续六次上书,终于弹劾了武定知府及其亲属十八人。当地其他州县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纷纷自首,有的甚至解印弃官逃匿而去。山东地面很快归于平静,百姓安居乐业,齐称连标为“铁御史”。
后来连标又出任河南道,开启了由中州人执掌河南道的先例,这也表明朝廷对他严肃执政的信任。不久,连标升任副都御史,他曾主持修长城千余里,置墩台若干座,保证了边境安宁。
连标一生勤政为民,积劳成疾,卒于任所。皇上赠他为右都御史。他死后,将家中全部积蓄捐给乡里,办义学,置义田,表示对贫困家乡的扶持。
清风寄语:
连标整顿吏治,敢于动真碰硬、敢啃“硬骨头”,这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也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改,就要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就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能装样子、打太极,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要拿出“刮骨疗伤”的决心、“抓铁有痕”的毅力一抓到底,既由浅入深“去顽疾”、又由表及里“治病根”,切实用结果说话,用成效交账。
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定能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