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94-147),字子坚。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 东汉中期名臣,年轻时曾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对朝廷屡有谏言,颇有裨益。
李固的父亲李郃,曾在汉安帝、顺帝时任司徒,位列三公,相当于宰相。象他这样人家,通常都是请一位有学问的先生来家里教授子弟,先生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主仆关系。一次,李郃听说有一位十分博学的先生要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就打算派人去追回来延请在家中教学。年纪轻轻的李固听说此事,忙对父亲说,先生去长安,一定是有事情,怎么能倚仗您的权势难为先生呢?倒是该让我赶到长安去向他请教才是。于是李固改名换姓,扮做普通人家的孩子,牵一头小毛驴,带上书籍和简单的行李,风尘仆仆地赶到长安拜师求学去了。
后来,李固到了洛阳,进入最高学府太学就读。那时,太学里有许多朝廷大员的子弟,他们趾高气扬,平时不将同学放在眼里。但是,李固从不这样,他衣着朴素谦虚谨慎,不炫耀富贵权势,连回府邸看望父母也是悄悄从后门出入,以至于同窗中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当朝司徒的公子。有时,一些豪门纨绔子弟在他面前趾高气扬,毫不掩饰地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对此,李固总是很快躲开,并不介意。家里人听说了这事,说他真傻,司徒家权势赫赫,问他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出身。李固笑道,太学是读书的地方,父母辈的官爵与求学无关,提它干什么。青年时代的李固已有盛名,曾被荐举孝廉、茂才,他都婉言谢绝。
李固由于谦虚笃学,洁身自好,不以势凌人,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人。
清风寄语:
李固家世显赫,他却从不把权势当做炫耀自己的工具,对特权的不屑,是他的德,他的廉。
特权与腐败,相伴相生,特权中极易滋长腐败,腐败里隐藏着特权。自古以来,特权里的“潜规则”,常让人们深恶而痛绝之,但又让部分“特权者”趋之若骛。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
党风廉政建设,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