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未尽时,桃江县鸬鹚渡镇玉溪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党支部书记杨奇志正带领农户抢抓农时,种植钩藤、沙姜等中草药。
“以前做‘打工仔’,常年不在家,现在在家门口成为‘药农’,家庭成员一起努力,有了奔头!”村民孙爱书感慨道。
这番变化的背后,是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以监督推动+服务护航双轮驱动,助力中草药种植业稳步发展的生动实践。
桃江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地理条件和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包括鸬鹚渡镇在内的6个乡镇,将中药材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深入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但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了土地流转、政策落实、产业扶持等方面的难点、堵点。
在鸬鹚渡镇,镇纪委聚焦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查5次,推动解决相关难点、堵点问题8个。在育苗种植阶段,针对大部分群众不会种、不会护理的实际,该镇纪委积极协调上级农业部门,指导玉溪村加快推进中草药基地建设。与此同时,先后协调聘请了县中药材协会多名专业种植人员对种植户进行了技术授课,确保技术“送上门”、难题“不过夜”。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将中草药产业发展列入监督服务范围,建立“全链条监督+全周期服务”模式,推动相关纪检监察片区内纪检监察组织,加强从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跟进。截至目前,仅玉溪村预计将完成15亩钩藤、60余亩沙姜、何首乌种植,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15-20万元左右,并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农户参与种植,增加就业,共同发展致富。
“从前怕种不好、卖不掉,现在有技术、有销路,心里踏实!”谈及未来,钩藤种植户王梦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乡村振兴中的薄弱环节,优化织密监督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推进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监督服务效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