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 卫士风采

【卫士风采】(益阳日报)18当好“哨兵”站好岗——记资阳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周精华

来源:益阳市纪委市监委 作者:文小凤 瞿媛媛 发布时间:2019-12-19

今年43岁的周精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在2016年走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前,周精华在乡镇、城建公司、组织部门有着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但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4年时间里,在这个看不到“硝烟”的反腐战场上,周精华已逐渐成长为一名纪检监察业务能手。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贯方针。在周精华看来,派驻纪检组是监督的“前沿哨兵”,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纪检干部,最重要的不是把人“办进去”,而是预防问题的发生,当好“哨兵”站好岗。

“违规违纪苗头要早抓出来”

2017年11月,资阳区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全面实施,周精华出任资阳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负责监督区委办公室、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等7个“重量级”单位。

这些单位人员多、机构多,为了做到精准监督,周精华创新管理手段,采用“大数据”手段,自创干部监督信息库,建立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三重一大”事项备案登记手册、全面收集掌握监督单位346名人员基本信息,对重要监督对象以及廉政风险事项一一“画像”。

“个人履历、性格特点、家庭成员、工作表现、人际交往等情况都要掌握,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在摸清楚人员信息、各单位主要业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后,周精华发现,这些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混乱、作风“慵懒散”等现象,容易出现违纪问题。

周精华开始从完善制度建设上亮剑。2018年,周精华在监督单位开展以“以制度监督为突破口,抓实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各单位财务、上下班、公务用车等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缺失以及与上级制度不契合的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并督促对现有规章制度全面清理与修订。

同时,周精华将廉政党课纳入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年度工作目标,积极对接综合监督单位,共计在各单位授课30余次,并常态化开展廉政谈心谈话,2018年以来,他带队对监督单位明察暗访160余次,对7名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以及对25名党员干部进行了抓早抓小提醒谈话。

这些都对被监督单位党员干部产生巨大触动,区住建局干部伍军在听完周精华的廉政党课后说:“周组长常常为我们敲警钟,让我们知道,在工作生活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能等到干部犯了大错才去‘算总账’,要把纪律和规矩体现在一件件事上、一项项工作中,对违规违纪苗头要早

抓出来,趁早找出来为好。”周精华说。

“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遇到问题善于审时度势,周精华总能从众多细琐的线索中快速找到突破口。

2018年9月,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纪检组,称资阳区某单位通过虚开发票套取资金。

因为是匿名举报,无法与举报者进行沟通核实,尤其是“通过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用于烟、酒等开支”的问题上,简单得只有一张费用支出表格。但看到这张表格后,周精华敏锐的感觉到,此封举报信可能源自单位内部人员,其内容可信度较高。

当时,纪检组只有周精华和组员聂亮两个人,为了进一步核实,周精华带领聂亮,从调取此单位财务资料开始入手,查阅了近几年的财务凭证,将关键突破口锁定在办公室工作人员与报账员处。但在该单位财务凭证的核查中却并未查出明显的漏洞,此时,谈话取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周精华先对办公室人员、报账员进行谈话,历时2天取得突破;为证实核对资金的来源与去向,又对所有经手人、知情人以及涉案的企业负责人开展了谈话取证,共计谈话19人次。

经查,该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虚开文印发票、工程项目款发票等4万余元,用于填补单位的超标接待费用。在查清后,对该单位涉嫌违纪的10名党员干部分别给出了四个档次的处分建议,依次为党内严重警告1人、警告处分1人、诫勉谈话5人、提醒谈话3人。

这一案件,是资阳区纪委监委成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以来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办理的相对复杂的违纪案件,被资阳区纪委监委评为2018年度优秀案件。

“如果稍不留意,很多信息就会溜走,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心里有底,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周精华经常与同事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

现在已经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聂亮,谈起组长周精华,深有感触:“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他还会带着我们一起分析,手把手教我们分析问题线索,让我在办案实践中受益匪浅。”

“人情的口子一点都不能开”

人情关,是监督执纪过程中的一大难关,尤其是派驻纪检组,甚至和被监督单位在同一栋楼,低头不见抬头见。

今年5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区自然资源局调整为驻区委办纪检组的综合监督单位,综合监督单位数量增加到了8个。周精华在接到这项新的任务后,迅速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监督检查。

在开展办公用房的专项检查时,周精华发现区自然资源局存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的问题,责令其立即整改。

在此情况下,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多次找到周精华,解释说明在改革阶段人员进出频繁,加上某些办公用房形状不规则、资料文件没地方存放等一系列现实困难,想暂缓办公用房的调整。

面对人情与党纪的“选择题”,周精华选择了拒绝人情。“办公用房面积有明确标准,多一点都不行,这是‘纪律红线’不可逾越,必须立行立改。”在周精华的监督下,区自然资源局迅速完成了整改,共计腾退办公用房11间。

事后,有人问周精华:“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工作,这种小事,你何必较真呢?”周精华回答:“这件事情看似很小,但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说,这是一次较量,也是一次考验,只有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硬气,才能捍卫纪法。”

2018年以来,周精华带队的纪检组处置问题线索60余起,对1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并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党纪政务处分。

“发现问题要敢于亮剑,敢于查处,如果我在人情上开口子,事后就会被别人当靶子,监督执纪就会被人钻空子。”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在纪律面前决不能含糊,这是周精华一直坚守的原则。

原则的背后,是周精华对纪法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