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吕元膺任唐东都洛阳留守时,有个门客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在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看着批着,竟忘了下棋。那个门客一看,机会来了,就偷偷地更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那个门客稳操胜券,最后胜了吕元膺。说来也巧,偏偏他这个小动作让吕元膺看到了。吕元膺也不当即说破,只是打着哈哈结束了这盘棋。本来,吕元膺赏识他的才气,准备留他在身边供职的,经过这事,改变了计划。第二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个门客说:“我这里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门客是哑巴吃黄连,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膺一直闭口不谈这件事。直到他病危时,才语重心长地对儿孙们说:“为人处世,交朋友一定要谨慎对待,仔细选择。十多年前我在东都时,和一个门客相处极好,就是为了一枚棋子,我下决心把他辞退,不再与他交往。说起来,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了一枚棋子,原是小事一桩,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我却从中看到他的心迹可畏。”
更换一枚棋子,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认真,不需要计较,但吕元膺却从这个小动作中,看到了对方的诚信缺失。不诚信是一种恶德,世间的无数不幸和灾祸的根源,无不是由不诚信引发。因此,小节其实不小,小节常常暴露出人性的善恶,小节可见品行,小节更显精神。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思是说,平时不注重小节,必将有损于道德修养,甚至丧失大节。斯言诚哉!一个人良好品行的养成,无不是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小节做起来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节问题具有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不防微杜渐,放任自流,就有可能由微恙酿成大疾。久而久之,无数之“小”的积累,便会逐渐使一个人由高尚变为低俗,公正变成邪恶,廉洁变得贪婪,从而失去一个人应有的品格和名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只有注重小节,常修为人之德,怀德在心,积小德养大德,自觉正心、修身、齐家,才能永葆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才能保住自己为人处世的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