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其最终目的是反对腐败,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建设廉政文化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注重”,努力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注重推进工作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着力创新,体现时代性,才有吸引力、感染力。一是要创新内容,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和廉政故事,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根据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载体和形式,推陈出新,将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二是要创新载体,通过开展廉政文艺活动、创作廉政文化作品、构建廉政文化网络、建设廉政文化基地等形式,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党员干部多渠道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改变一般化、简单化、常规化的廉政教育模式,由重声势向讲实效、号召动员向真情感召、单纯灌输教育向综合艺术渗透转变,慢工出细活,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丰富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做到既有情趣高雅的“阳春白雪”,也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百花齐放,雅俗共赏。此外,要注重廉政文化的品牌建设,立足现有条件,挖掘地方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注重引导群众参与。文化的根基在群众,文化的源泉也在群众。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和自觉行动,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来。一是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覆盖面,把廉政思想、廉政理念覆盖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在全社会形成崇廉耻贪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现和培养一批乡土作家、田园诗人,组织他们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体验生活,创作出富有本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廉政文艺作品,要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塑造人。三是要搭建好活动平台,利用文化广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通过组织文艺会演、书画创作、楹联征集等活动,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互动,培养群众对廉政文化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廉政文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注重处理“四对”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任务,不能一蹴,而要长远规划,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开展,尤其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在形式选择上,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廉政文化内容要立足本职,符合实际,做到“三贴近”;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华而不实,搞“两张皮”,内容和形式要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目标确定上,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眼前任务要具体、可操作,能为长远规划打基础;长远规划要立足当前,切合实际,不能只顾眼前,也不能好高骛远。在营造氛围上,要处理好“多”与“少”、“繁”与“简”的关系,打基础的工作要不厌其“繁”,精心策划,具体活动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开展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工作推进上,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既要从实践中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理论知识等“虚”的东西,也要找到推广典型的具体抓手和工作方法,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真正使“软”的变“硬”,“虚”的做“实”。
注重推进工作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着力创新,体现时代性,才有吸引力、感染力。一是要创新内容,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和廉政故事,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根据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载体和形式,推陈出新,将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二是要创新载体,通过开展廉政文艺活动、创作廉政文化作品、构建廉政文化网络、建设廉政文化基地等形式,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党员干部多渠道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改变一般化、简单化、常规化的廉政教育模式,由重声势向讲实效、号召动员向真情感召、单纯灌输教育向综合艺术渗透转变,慢工出细活,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丰富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做到既有情趣高雅的“阳春白雪”,也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百花齐放,雅俗共赏。此外,要注重廉政文化的品牌建设,立足现有条件,挖掘地方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注重引导群众参与。文化的根基在群众,文化的源泉也在群众。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和自觉行动,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来。一是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覆盖面,把廉政思想、廉政理念覆盖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在全社会形成崇廉耻贪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现和培养一批乡土作家、田园诗人,组织他们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体验生活,创作出富有本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廉政文艺作品,要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塑造人。三是要搭建好活动平台,利用文化广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通过组织文艺会演、书画创作、楹联征集等活动,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互动,培养群众对廉政文化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廉政文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注重处理“四对”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任务,不能一蹴,而要长远规划,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开展,尤其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在形式选择上,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廉政文化内容要立足本职,符合实际,做到“三贴近”;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华而不实,搞“两张皮”,内容和形式要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目标确定上,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眼前任务要具体、可操作,能为长远规划打基础;长远规划要立足当前,切合实际,不能只顾眼前,也不能好高骛远。在营造氛围上,要处理好“多”与“少”、“繁”与“简”的关系,打基础的工作要不厌其“繁”,精心策划,具体活动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开展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工作推进上,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既要从实践中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理论知识等“虚”的东西,也要找到推广典型的具体抓手和工作方法,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真正使“软”的变“硬”,“虚”的做“实”。